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

到了台北生活以後,我覺得自己多多少少被這個物質化的都市影響。

大學時期,我變得愈來愈不愛回家,每次回家就好像要扒一層皮,扒掉身上的G2000、扒掉下半身的BlueWay、扒掉腳上的Camper,因為他們也不會懂。老實說,我曾經以為他們是土包子,在台北打混過,我自己為見多識廣,程度比爸爸媽媽高上一級。

到頭來,我發現不管你飛得多遠、混得好不好、有沒有關心家人,你的根就是在這裡。你的言語談吐、你的道德價值、你的待人處世、你的行事原則,都受他們影響,騙不了自己。
我愈來愈發現我跟爸爸一樣行事保守謹慎,講話囉哩叭嗦,喜愛一再重複講過的故事,還有重義氣。
我也發現我跟媽媽一樣處事圓滑低調,花錢三思熟慮。
還有我跟他們一樣都是粗人。無所謂好不好,活到這個歲數,差不多都成形了。

爸爸在跟我喝酒,拿起酒杯隨意敬一下的樣子,讓我覺得他把我當朋友,他把我看成一個男人了。
媽媽坐在我床邊,還試著想要摸一摸我,拼命找話題跟我聊天的樣子,讓我覺得她還把我當成她的小男孩。
阿嬤還是一貫地隔一小時就興沖沖地跑來問你要不要吃XXX(請隨意填入粽子、零食、水果等任何可以吃的食物)?

無意中得知媽媽這個月又跟哥哥拿了幾多錢,哥哥也苦哈哈,快沒錢了(馬上以後他虧了不少)。每次只要觸及這類的話題,我就會因為曾經無知的美國行感到些許愧疚。
媽媽腰不好,本來說等我上班就要退休了,昨晚又說要工作到我跟我哥成家以後(因為她覺得娶老婆要花一筆錢)。

活到這把年紀了,還未對家庭做出什麼實際的貢獻,雖然我知道他們也不在乎。

But I think it's pay back time.

1 則留言:

陳孟泰 提到...

我也想快點對家來點貢獻,不想再當米蟲了